写日记 看日历 听音乐 上博客 去留言
2015/9/21 星期一 19℃ 一大早 |
 |
2015/9/21 |
|
早上一一不愿意起床。也难怪,昨天睡的太晚,晚十一点才睡着。喊醒了以后,又执意要让妈妈穿衣服。妈妈来给她穿衣服,她又不愿意穿牛仔裤。妈妈上班时间紧先走了,我苦口婆心劝了半天才穿上牛仔裤。穿好了衣服,她又不愿意穿拿给她的鞋子,挑了半天才同意穿上一双凉鞋。然后是刷牙,给她挤好了牙膏,她又不愿意用我挑的那支牙刷,因为不是她喜欢的那支,又换了牙刷。正要刷的时候,她发现手心里有昨天画画留下的墨迹没洗干净,执意要先洗干净手。用肥皂和牙膏洗了半天才勉强洗掉墨迹。刷好了牙,准备出发的时候又别扭穿的裤子不舒服,说是太紧,上不了楼梯。我终于忍无可忍发了顿火,她哭哭啼啼不再坚持了。
上幼儿园的路上,突然叫道手疼。我拿起来一看,是左手拇指指甲角皮肉不知怎么被她抠破了。我安慰她,这不要紧的,小心不要再抠,下午就能好。而她还是叫嚷了一路。
孩子要关爱,但我不知道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处置才算最好。 |
|
|
2015/9/20 星期天 晴 21℃ 考试结束 |
 |
2015/9/20 |
|
一建又考完了,坦率地说,考的并不好。自第一门经济开始考的就相当吃力,索性随它去了,后面两门考的反而轻松了许多。最后一门水利实务,几乎没有通过的可能。这是考前我就预料到的。不过,这也是参加了几次一建和二建考试以来,考后感觉无比轻松的一次。我似乎没有那么大的思想压力了。是的,随它吧。
几天下来,想起了很多的事,心情是沉重的。眼下感觉我和合肥这里的圈子越来越远了,我和我的家庭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似乎感觉和家庭的也产生了距离。
过几天又要离家去,去那个遥远的地方。而这一去又是一次漫长之旅,不知道下次回来是什么时候,不知道下次回来将是什么样一种境况。有一种担忧,不敢想,但却是客观存在的。此一时彼一时,以前我没有担心过,但这次回来的感觉有点隐隐作痛。那就是,和老婆的感情是不是足够的坚固。
唯一的慰藉,就是可以开心地哄着女儿玩。她懂事了许多,喜欢画画,喜欢有人陪着她玩。
下午去了趟女儿舅舅家里,感觉他也有些生活琐事的苦衷。没有多逗留,也没能见见他的孩子。
夜深了,不说了。 |
|
|
2015/9/16 星期三 27℃ 送母亲回家 |
 |
2015/9/16 |
|
我干净利索地决定这件事只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昨晚买好了火车票,中午送母亲到了火车站。
回来两天,上午都是昏昏沉沉,下午开始恢复精神。考试在即,还早抓紧时间做最后准备。 |
|
|
2015/9/14 星期一 晴 北京中转 |
 |
2015/9/14 |
|
时间正好。
北京首都机场里几乎都是国航飞机,迪拜机场里面竟然没有开水提供,想泡面都不行。 |
|
|
2015/9/13 星期一 42℃ 美版甄嬛传 |
 |
2015/9/13 |
|
无意中看到去年比较热的关于《甄嬛传》出美国版的消息。早上打开Youtube果然有了六集的《Empresses in the Palace》,每集90分钟。看了一集,总的来说包装制作还算精良,不仅重新做了片头和片尾的英文歌曲,而且增加了部分新拍的内容。形式上,是通过老年甄嬛回忆来表现的。不过,毕竟是剪辑而成,人物对白仍是中文原音,只增加了中英文对照字幕。另外,七十多集的内容剪成6集,换算成45分钟的长度也不过12集,情节自然是要有所取舍的。总体评价要看完了才能评价,不过从这一集来看,还算流畅。
下午动身去迪拜机场,一早上的时间却也无心思看书。 |
|
|
2015/9/12 星期六 40℃ 临行前一班 |
 |
2015/9/12 |
|
明天下午动身去迪拜机场,今天是走之前最后一班。老杨关照我,没什么事情不用去现场了,在办公室看看书,准备准备考试吧。
感谢老杨! |
|
|
2015/9/12 星期六 40℃ 回国前购物 |
 |
2015/9/12 |
|
周五的晚上去家乐福草草地买了些回家要带的东西,说实在话,真不知道带些什么好。心情也是十分复杂的,转眼一年过去了,要回家时仍然感觉不到一丁点儿兴奋。
买了几罐蜂蜜,都说这边的蜂蜜不错;买了几盒巧克力和点心等,给 孩子们;买了两袋粉,这也是这边口碑不错的几样东西之一;椰枣是这边的特产,象征性地买了两盒;香烟,Camel,是听两个人说过不错的一种,正好在这边碰到了,买了一条。
回来整理时装了满满一箱子。似乎还缺点什么,准备到机场再买瓶酒。 |
|
|
2015/9/9 星期三 40℃ 失火停工 |
 |
2015/9/9 |
|
下午吃过晚饭我才得知这个消息,因为失火的原因,现场停工了。具体情况是,乙炔气瓶和气割工具因为没有安装回火器,输气皮管老化,在动火作业中发生了燃烧。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损失,但事件既出,现场被安全官勒令停工,直到现场整改完毕才能复工。
说起回火器,前段时间我和老杨还专门的查过。那时候我们检查了现场我们能看见的所有的气瓶和气割枪等,当时检查结果是全部安装了回火器的。现在看来,当时的检查并没有涉及到全部的气瓶。现场的所有气瓶是一个流动的状态。用完的空瓶会被运走,新装满的气瓶会随时补充进来。可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没有安装回火器的情况竟未被检觉。 |
|
|
2015/9/4 星期五 43℃ 回家的记忆 |
 |
2015/9/4 |
|
我在参加完一整夜的卸载工作,仅休息了一个中午之后,又来正常的上下午班。不过,很多人没来,班上一下子显得异常的清静。
这个晚上异常的平静。我在连续听了李健演唱的几首柔情似水的歌曲后,忽然想起了中学时候的一些关于回家的片段。
初中的时候,通常是每天都回家的,有时候步行。学校有二十几人挤在一起住的宿舍,但我还是几乎每天都回家睡觉,无论刮风下雨。
那时候有晚自习,一般结束的时候都在几点多。自习一结束,便收拾了东西回家。
一般情况下,村子里人家吃晚饭是比较早的,人们睡觉也很早。等我回到家的时候,很多的人家都已经进入梦乡了。因为我要回家吃晚饭、睡觉,母亲都会为我留着饭菜。一整个下午加上一个晚上的自习时间,早就饥肠辘辘了。能够在匆匆跑回家之后,美美吃上一顿母亲特意为我留的饭,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有一件事,我还把它记在了当时初中时候的一篇作文中而受到了语文老师的好评。记述的就是有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在晚自习之后冒着深秋时节冰凉的雨水回家,而母亲正站在村头漆黑的路口等我的事。那篇作文里说,虽然冒着风雨回家并不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每天都能感受到母亲的牵挂、母亲的爱,着实是能给人以力量的。
其实那时候我还没有什么对爱的体会,每天风雨无阻都要赶回家去的原因,或许就是为了母亲为我留的那顿晚饭。
高中时候,我去了城里的三中。城里离家十几公里,每天回家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我每周末回家度过。
那时候我寄住在我家一个远房亲戚的家里,每天从他家里骑自行车去上学。周末就骑自行车回家。周末回家也几乎成了风雨无阻的惯例。从学校到家里那并不是一段很短的路,骑自行车——印象中好像要一个多小时吧。冬季的时候,天很短,一般放学后天就快黑了,再收拾东西后,骑自行车半路的时候天就完全黑了,还要顶着冬季的严寒。有时候为了早一点回到家中,就拼命地登自行车。
有一件事,至今我都觉得有些后怕。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狂风大作,恐怕要下雨。为了早一点到家而避免淋雨,我又在拼命地登自行车。突然不知撞到了什么,就像是撞到了一面坚实的墙。我被甩出车外,感觉自行车也被甩出去好远。四周一片漆黑,我什么也看不见。摸到自行车,把它提起后发现已经不能骑着走了。剩下的路我就拖着它走了一个多小时到的家。
第二天弟弟帮我修车,才发现那车子已经被撞得变了形。前一天晚上撞上的东西,现在我知道是修路的施工队放置的路障。所幸的是,当晚我没有受伤。后来回想一下,如果当时运气不好的话,不知道要受多大的伤。
那个时候,每个周末一定要回家,一刻也不愿耽误。现在想来,我甚至不清楚那种不顾一切的渴望,具体是什么?也许是一种怀旧情节。
即将高考的时候,因寄住的亲戚家的房子要装修,我搬到了二姐和姐夫租住的房里一起住。同时进行着高考最后的准备,因为快要高考了,周末也不再回家。
二姐是我的堂姐。
有一个周末的晚上,父亲突然来到我和二姐、姐夫住的地方。那天的父亲很伤感,他说他去看望了他的一个患了癌症即将去世的老朋友。回来路过这里看看我。天已经很晚,二姐百般挽留父亲住下,第二天再走。我猜出了父亲的心思,我知道父亲是想让我陪着他回家去。便主动要求和父亲一起回家。
那天我们是打了出租车回家。打车是我提出的,因为那个时间,除了打车,好像没有更好的办法回家。那时候打车要几十块钱,父亲并没有反对。
父亲在那个城市里有四个老朋友,早些年的时候他们一起去我们家,我见过他们。患了癌症的,正是他们之一。那晚回家的路上,父亲絮絮叨叨和我说了他去看望老朋友的事情。他说,他们朋友四个又重逢了。患癌症的朋友哭的很伤心,那天他们几个都很伤心。我知道父亲和他们其中一位有过一些不愉快的插曲,曾经感慨,情谊有时候敌不过一些生活中的事情。但是,他们重逢的那天,情谊却是又超越了一切的。
那天父亲要我和他一起回家,我感觉,从那时候起,在某些方面,我可以成为父亲的依靠。
事实上,那天晚上我也许就是父亲精神上的依靠。 |
|
|
2015/9/3 星期四 41℃ 看阅兵 |
 |
2015/9/3 |
|
卸载进行的很快,早上六点多就完成了。因为完成的较早,所以第一班的现场工程师先回去休息,下午还要来上班,不爽。
此时北京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正在进行中。回到办公室就看到同事们用各种渠道收看直播。
我想从头开始看,就选择了回宿舍观看。不过,CNTV在这边可能是因为网络原因,无法回看。好在Youtube提供了直播信号。速度和清晰度都很很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