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正在浏览: 首页>>社会语文>>“弓长”张的前世今生
« 滕刚微型小说之个人履历表系列:个人小结王老大的斧头缘 »

“弓长”张的前世今生

社会语文

   张姓是中国大姓之一,民间素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在口语交际中,为了区别于同音的“章”,人们常以“弓长”来描述“张”这个姓。殊不知,这个简单的字形描述,正可以帮助我们“穿越”到张姓产生的上古时代。

  战国时期的楚简中“张”字的写法是,左半边显然为一个张开的弓箭之形,右边是“长”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张”的解释是:“张,施弓弦也。”意思是把弦绷在弓上。那么,姓张的与弓箭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呢?这要从弓箭的产生说起。

  在上古时代,人们通过狩猎的方式来获取食物,以养活族人。在长期狩猎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改进捕猎的工具。从最初的徒手与野兽搏斗,到渐渐学会运用棍棒、石块来击打猎物。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自然资源而发动大大小小的战争,其作战的武器也多是棍棒与石头。然而,这些简单的工具对于要面对野兽袭击和敌人侵犯的先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黄帝称雄于部落时,一种可以远程射杀的工具诞生了,这就是弓箭。这种工具制作简单,可就地取材,携带方便,即使对于远距离的猎物或敌人,也是一种危险致命的武器。在当时,弓箭的出现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弓箭对人们生活和生存的重要作用延续了数千年。直到今天,射箭仍是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可以说,弓箭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发明。

  追究张姓的由来,不得不提到发明弓箭的先人——挥。传说挥是黄帝的第五个儿子,他自幼聪颖,擅长观测天象。《元和姓纂》中记载了挥的故事。一天夜里,挥在观测天象时,一颗流星从弧矢九星间划过,挥顿悟。于是,他详细地研究了弧矢九星的排列规律,将树枝折成其形状,又裁皮为弦,削木为矢,研制出历史上第一张弓。为了表彰挥的功勋,黄帝命他担任“弓正”一职,负责监管制造弓箭。上古时代“正”表示长官的意思,所以“弓正”又称“弓长”,黄帝的继承者颛顼将“弓长”二字合为“张”字,赐姓于挥。于是,挥的后代便以官职为姓,开始了张姓一族的繁荣历程。

  关于挥的子孙姓“张”,还有一种说法。南宋罗泌注《路史》曰:“黄帝子挥封于张为张氏。”清王仁俊在《姓氏考略》中也说:“黄帝子挥,始造弓矢,受封于张,其后遂为弓氏和张氏。”这个说法认为挥受封于张才得张姓。张即张国。罗泌为《路史》作注道:“黄帝之子所封之国有陈、昌、张、资、寇、郦、瞿等,凡七十。”可见张的地位不算低。有姓氏专家认为张姓是因封地张国而得姓。张国的主人是挥的子孙是无异议的。所以不管怎么说,张都与弓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今,各地张氏祠堂前也大都镌刻着这样一副楹联:“弓力千钧东风劲,长空万里北斗明。”可见,与弓的渊源,是为张氏一族认同的。

  与其他大姓一样,张姓的庞大家族,源头也是复杂的。有他姓改姓张的,也有少数民族“汉化”后姓张的。西汉名臣张汤后裔张安世为汉宣帝达官显宦,张安世之后其子孙连续七代均官居要职。左思《咏史诗》:“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七叶即七代,汉貂为高官显宦的服饰标志。连续七代安享高官厚禄,古今罕见,这为张姓兴旺发达奠定了基础。

  张姓自产生之初,便如雨后春笋,到处生根萌芽,经过同族人的共同努力,成为了中国之大姓。

文/王苏·《咬文嚼字》2014.3

 



音乐吧 相册 搜搜猎奇 站长日记 万年历 评论本文 给我留言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 转载自:猎奇博客 http://www.rqiqi.com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rqiqi.com/post/581.html(点击复制)

« 滕刚微型小说之个人履历表系列:个人小结王老大的斧头缘 »

网友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2009 Www.Rqiqi.Com. Powered by  Z-BLOG1.7 Laputa Build 70216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1016380号-1 Designed by 猎奇 Version3.2
 邮箱登录 | 音乐中心 | 文件管理 | 管理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