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正在浏览: 首页>>老梁评书>>“80后”批判
« 独处是一种意境——也是拼凑的东西之一清晨的雨声阵阵 »

“80后”批判

老梁评书

最近一段时间,我与一些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有了一些近距离接触,他们大多数是《灌篮》杂志的读者,也就是说他们是NBA的铁杆球迷。从他们身上,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和我这个年龄段人的不同。虽然我们都是球迷,但准确地说,我是一个广义的篮球迷,我喜欢NBA,也喜欢CBA,甚至是WCBA,哪怕是乡村一级的篮球赛,只要适逢其会,我也会有驻足观看的兴趣。但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就不同了,他们很多只喜欢NBA,喜欢那些有个性的大牌球星,进一步说,他们是因为NBA而爱乌及屋地喜欢上了篮球,并不是因为喜欢篮球而喜欢NBA。

这一发现引起了我长时间的思考,搞体育报道已经十几年了,我好象从来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层面的问题。在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的NBA球迷相对比较少,而且那个时候,NBA球迷所关注的是篮球的一切,绝不仅仅局限在彼岸的那个超人世界上。进入九十年代以后,1980年之后出生的这一代人迅速成长起来,他们成为NBA在中国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忠诚度比我们这些老球迷要强得多。他们收集了大量关于球星的资料,他们购买了大量与NBA有关的真真假假的商品。当然,与我们相比,他们的经济条件更好。与此同步的是,NBA文化在中国不可阻挡地推广开来,它现在甚至成为大陆青少年的一种时尚。即使没有姚明的出现,这种时尚也会像季风一样必然到来。可以这么说,NBA在中国的影响力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这批“八零后”一代造就的,这种现象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这是因为,与“八零后”一代同步成长的,是给NBA带来革命化影响的迈克尔·乔丹。他给中国球迷带来的,是有着神话与梦幻气息的篮球文化,在他超强个人魅力的掩盖下,人们往往忽视了种植NBA文化如此肥沃的土壤。

我觉得研究NBA文化,便不能不研究“八零后”一代。他们身上的许多特征,与NBA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他们的个性诉求与NBA说穿了就是美国文化有某种暗合。所以,在迎合NBA文化的同时,NBA也成了造就并推动其个性的活跃因素。这些年来,NBA的东西在中国泥沙俱下,说实在的,除了比赛本身,别的东西都不那么纯洁,有的甚至可以说得上是诲淫诲盗。但是,NBA在中国已形成了一批既得利益者,他们在媒体上不遗余力地鼓吹NBA比赛以外的东西,而作为受众的“八零后”一代,在对旧事物充满叛逆感的同时,显然还缺乏甄别新事物的能力。扔掉之余,填补成了一种需要,囫囵吞枣似乎变成了一种必然。

“八零后”一代,我把他们定性为建设的一代。二十世纪的中国人,可以明显地分为四代:1919年前的革命的一代,1956年前的战争的一代,1980年前的运动的一代,最后便是“八零后”建设的一代。这种定位,并不是说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建设者,而是说他们是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所以,建设的思维对他们影响最大。这就如同万贯家财对继承者来说,往往比对创造者意义更大。中国的改革开放,醉心于把高楼大厦构筑在原野上,往往忽略因此砍倒了多少棵参天大树,更不会考虑到野草中秋虫的呢喃。建设者的眼睛,永远向前看、向上看,他在承担改造世界的使命,这种使命带来的崇高感,会使他充满了英雄主义的亢奋,而人在亢奋状态中常常是理智最缺失的时候。同时,亢奋过后,疲倦和挫折又常常衍生出逃避。责任感的缺失,便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在“八零后”一代的身上,非常完整地克隆了这些特征。

改革是允许失败的,况且中国的改革从来都是立足于“以我为主”的基础上,本土文化强大的再生能力会抚平许多激进的创伤。然而,波及到“八零后”一代的思维上,事情便没那么简单了。当他们身上继承了建设者狂热的荷尔蒙的同时,他们还接受了本土之外文化的猛烈侵袭,内外合力,这些嘴上没毛的年轻人难免立足不稳。在现代文明中,美国文化无疑是最具侵袭力的一种文化,尼克松发出“1999不战而胜”的豪言壮语之后,我们相应噤若寒蝉地防范着和.平演.变。如今,即使美国文化在中国真的如愿以偿,国力日渐强大的中国也不可能丧失主权的独立。但是,受美国文化侵袭的这一代人,他们肩负的不仅仅是不投降的使命,而是要让中国向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挺进。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接受多少美国文化,才算是适度?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怎样消弥有些超前的美国文化带来的副作用?理想主义者提出一个老论调,那就是中西合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是这个飘乎不定的方案从来都不具备操作性。历史上任何一次中西结合,几乎都无一例外的是超前的西学与本土文化没落因素的结合。念及此,我对“八零后”一代身上集中了如此复杂、而又令人担忧的特征,便不足为奇了。

有五个字可以概括“八零后”一代的基本特征:独、骄、娇、奢、散。这五个字处处体现了西学与本土文化之间种种畸形的组合。NBA一众球星在中国拥有最广泛拥趸的是艾弗森、科比、卡特和麦迪(姚明除外)。在这四个偶像级球星身上,独、骄、娇、奢、散,五个字纤毫毕现。我想,这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所谓独,其实就是极度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漠视他人的利益,外在的表现是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艾弗森在加盟NBA开始几年,便是这种典型的性格。他在场上以单打独斗为乐,在场外藐视教练,更瞧不起队友,生活中,更是拿枪威胁不顺从他意愿的女友。近年来,日渐成熟的艾弗森已大有改观,可是,他的中国FANS们很少有人关注这一点,崇拜的依然是以往那个桀骜不训、而且略带神经质的艾弗森。“八零后”一代都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已成为一种习惯,他们往往拿这种“独”当作一种个性,其实在越来越强调合作的现代社会里,这种“独”常常成为为人处事最大的心理毒瘤。

所谓骄,是在独的状态下由于缺乏沟通与理性,因心理封闭造成的自恋现象。它的表现是过分夸大自己的长处,忽略别人的优点,而且以骄横作为表现形式来掩盖自己的弱点。在NBA,卡特其实只是一个扣将,除此之外,他的技术很难称得上是一流,但我们看到,卡特永远昂着高傲的头,永远是那么自信,这也许就是NBA文化的一种表象。美国人相信,自信会带来成功,哪怕是盲目的自信。我们身边的“八零后”一代,也不缺少这种盲目的自信,尽管有时他们自己也知道是吹牛,不信你看看他们求职简历中的自我推荐,你肯定会感慨中国的天才太多了。

所谓娇,是在骄的状态之余,缺乏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也就是情商低下,遇到挫折,不是积极地改正自己来适应环境,而是选择了逃避,在顾影自怜中寻找“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孤高和“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的宿命感叹。这是一种“蛋壳”心理,其实作为逃避载体的蛋壳,也十分地脆弱,一旦蛋壳破碎,便是以往价值体系的崩盘,“八零后”一代,常有这样极端的个例,当自己感到处在舞台的边缘,经常选择纵身跳下去,而不是努力回到舞台中心。

所谓奢,就是不肯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状态,总想提前拥有那些自己向往的东西。别人住大房子、开好车,他也想拥有,却忽视了别人多年的奋斗和积累。一部分人以花父母的钱为荣,另一部分人透支自己的明天,把按揭的压力都赌给不可预知的未来。我身边的一些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有的已经卖了车来供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银行将取代开发商成为楼盘的拥有者。

所谓散,说白了就是不负责任。他们渴望成为人们瞩目的中心,却不愿意为此承担一些责任,他们只想烧最后的一度,却不愿意为前面九十九度添柴。这是“八零后”一代最大的毛病,也是最令人担忧的毛病。因为责任感缺失的一代人,是不可能肩负起与时俱进使命的。正是基于此,我对中国的未来衍生出难以遏制的忧患意识。

文/老梁




音乐吧 相册 搜搜猎奇 站长日记 万年历 评论本文 给我留言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 转载自:猎奇博客 http://www.rqiqi.com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rqiqi.com/post/737.html(点击复制)

« 独处是一种意境——也是拼凑的东西之一清晨的雨声阵阵 »

网友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2009 Www.Rqiqi.Com. Powered by  Z-BLOG1.7 Laputa Build 70216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1016380号-1 Designed by 猎奇 Version3.2
 邮箱登录 | 音乐中心 | 文件管理 | 管理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