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正在浏览: 首页>>社会语文>>抬头挺胸的才姓
« 包子馒头本一家笛 »

抬头挺胸的才姓

社会语文

  才姓是一个罕见姓氏,如今只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四省区。如此少见的姓氏,它的来源有着一段艰辛曲折的历史。

  中国人崇尚“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体现了姓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崇高地位。才姓却是一个例外,它是由别的姓更改而产生的。寻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但都与明代的大臣方孝孺有关,史书中多有记载。

  方孝孺是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思想家,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改之为“正学”,故而世称“正学先生”。方孝孺在当时文坛坐拥一席之地,是建文帝的爱臣。

  一说金川门之变后,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篡位称帝,方孝孺不肯投降。他为建文帝穿丧服,奔至阙下昼夜哭号。朱棣为笼络天下学子,特意让方孝孺拟写即位诏书。方孝孺仍不愿屈从,索笔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大字,这可触到了朱棣的痛处。于是,朱棣诛杀方孝孺“九族”,又将其朋友、门生等与之有些许关系的人另列为一族,进行残酷杀戮。自此,方孝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被诛十族之人。在这场腥风血雨之中,有一支方氏后代侥幸逃出,改姓为“才”,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还有一说。与方孝孺同时的明朝大宁太守方宽,本是朱棣爱将。他曾随朱棣南征,多次在战争中救驾有功。朱棣诛杀方孝孺十族时,怒气难消,要杀尽天下所有姓方的人,为了使爱将方宽免受牵连,特赐予才姓。

  无论哪种说法,不可否认的是,才姓都是由方姓辗转变化而来的。

  “方”改作“才”,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二者字形上的关联,二是“才”字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首先,方字的草书写法与才字十分相似。“方”的上部为一点,“才”的上部为一竖笔出头。点是歪的,竖是直的,“方”字抬头便是“才”,寄托了方氏人对族人终有直起腰板、扬眉吐气之日的希望。

  其次,“才”是“材”最初的写法,古文字“才”写作,水平方向是地面,垂直方向像草木的嫩芽,整个形体好似草木从地里刚长出的形状。清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才部》引李阳冰说:“凡木阴阳、刚柔、长短、小大、曲直,其才不同而用各有宜,谓之才。其不中用者为之不才。引之则凡人物之才质皆谓之才。”意思是,有用之木是“才”,无用之木是“不才”。后来,“才”从有用之木材发展出有才能的人才之义。方姓改姓才,也可表达子孙永远才气过人的愿望。朱棣让爱将改姓“才”,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看方姓人不顺眼,不过据说当时他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爱惜你的才华,所以赐你‘才’姓”,倒也说得过去。

 

文/ 王更生·《咬文嚼字》2014年第3期




音乐吧 相册 搜搜猎奇 站长日记 万年历 评论本文 给我留言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 转载自:猎奇博客 http://www.rqiqi.com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rqiqi.com/post/718.html(点击复制)

« 包子馒头本一家笛 »

网友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2009 Www.Rqiqi.Com. Powered by  Z-BLOG1.7 Laputa Build 70216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1016380号-1 Designed by 猎奇 Version3.2
 邮箱登录 | 音乐中心 | 文件管理 | 管理博客 | |